首页

富婆调奴

时间:2025-05-28 23:02:00 作者:新疆农业现代化提速 农机“智变”助增产 浏览量:90738

  中新社乌鲁木齐5月27日电 (苟继鹏)“我们研发的全球首款棉花智能打顶机器人采用‘双目视觉三维重建+AI规划算法’,可模拟大田棉花人工打顶动作,实现高精度、高效率作业。”新疆纬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胡梁晨27日说。

  2025新疆国际农业机械博览会正在此间举办,逾1.1万台现代农机装备集中亮相,其中有不少像上述棉花智能打顶机器人这样的“网红农机”。

5月27日,在乌鲁木齐市举行的2025新疆国际农业机械博览会上,全球首款棉花智能打顶机器人亮相。 苟继鹏 摄

  据胡梁晨介绍,该机器人作业精度达95%以上,每小时可完成15亩作业量,相当于20多人的工作效率。“该设备自2021年启动研发,目前已在新疆小范围推广。此外,我们还计划在今年年底推出自走式升级款,通过多模块并行将作业效率再提升数倍。”

  作为中国主要的棉花产区,近年来新疆棉花机械化水平逐年攀升。数据显示,2024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为3671.9万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97%,机采率突破90%。

  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是新疆一家专注于棉花装备制造的企业。其在此次博览会上展出的几款升级版采棉机备受青睐。

  “通过不断拓展产品线,我们现已形成覆盖棉花耕、种、管、收全流程的农机装备制造体系,在新疆有四个生产基地,销售和服务网络遍布新疆。”该公司市场部经理张万强说,其海外市场已覆盖中亚、欧洲、南美洲等地。

  记者还在博览会上见到,与玉米、番茄、辣椒、苹果、葡萄等作物相关的农机装备一应俱全。

  在新疆中收农牧机械有限公司展位前,来自塔城地区沙湾市的辣椒种植户妥建功看中了一款自走式辣椒收获机。“村里成立了农业合作社,今年共种植了500亩辣椒。现在辣椒种植、管理都已实现机械化,准备再买一台辣椒收获机,实现全程机械化。”

  据该公司营销中心副主任陈积旭介绍,这款辣椒收获机适用于多种辣椒采摘,增加设计了跟车卸椒系统,单机日作业量可达150亩,相当于100多人的采摘效率。

  近年来,新疆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据统计,2024年新疆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超90%,位居中国前列。(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珠海警方通报一小汽车撞倒多人 逃逸的司机已被控制

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加紧对水稻进行收割,伴随着“隆隆”响声,一台台收割机开足马力“奔跑”,金色的稻浪被“卷”入机械中,大粒饱满的稻谷尽收囊中。村民们有的装袋,有的装车,将一车车籽粒饱满的稻谷运回家中翻晒,田间地头呈现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曾经的血与泪,不能忘!不敢忘!

鉴往知来,瞩目长远。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是从历史中汲取的深刻启迪,更是当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李强会见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

在持续创建国家级文旅消费集聚区上,“母城”渝中区则全力展现“老重庆”巴渝韵、“最重庆”山城味、“新重庆”国际范,着力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全方位激活文旅消费。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渝中区全面构筑完善文旅场景,培育消费新增点,引育规上文旅企业438家,今年1月至10月接待游客8272万人次、同比增长8.7%,过夜游客916万人次、同比增长16.7%。

到1956年底,新中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的任务,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改革始终秉持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慎重缓进”原则,条件不成熟,不进行改革;一个条件成熟了,其他条件不成熟,也不进行重大的改革。在这种思路下,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有藏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逐步推进社会改革,并于1958年基本完成,最广大人民翻身得解放,最终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社会经济也迅速得到发展。

新疆且末县托盖布拉克景区正式开园

潘维廉是福建第一位持“中国绿卡”的外国人,是改革开放后福建省的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从遇见厦门到爱上中国,成为中国蓬勃发展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回忆起1988年刚到厦门时,潘维廉说:“当时道路坑坑洼洼,尘土漫天,天天有断水断电的情况。”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